防水功能沒成為手機標配,不是因為難做而是沒什么必要
今年的iPhone 7系列首次加入了防水功能,而作為蘋果的老對手,三星更是早在兩年前就讓Galaxy S5具備IP67防護能力。也許大家會覺得電子產品,有防水功能肯定更好,因為可以避免落水導致主板報廢。
既然防水功能這么好,那為何這么多年以來,加入豪華午餐的手機并不多呢?即使營銷上一貫強勢的蘋果,為何沒有大肆宣傳防水功能呢?下面小編就給大家談談自己見解。
一、工藝難度與成本增加
任何數碼產品的防水,都是一個系統性工程,因為要考慮到防水功能的增加與機身內部構造相適應,手機的防水工藝的各個環節(設計、制造、測試)要求更加嚴格苛刻??偟膩碚f,想要達到高等級的防水技術,廠商要綜合多種工藝,在不同部位采用不同的防水手段。
常見的解決方案是利用硅橡膠(圈、墊)密封和防水粘膠,進一步還可以采用電路板防水(納米材料覆膜)等方式,以達到高等級的防水效果。但環境壓力波動使得手機無法設計成完全密閉的結構,需要有泄壓孔保障換氣暢通。工藝難度的提高,必然導致成本有所增加。
二、美觀優先級的提高
現在的電子產品配置已經不是大家追求的唯一購買欲了,更多的人開始在意電子設備的顏值,畢竟現在手機已經成了人們朝夕相處的物品,誰也不希望拿著一個并不好看的東西。
市面上大多數三防手機,基本都是靠橡膠和防水槽防水的。這樣的設計,必然會增加手機的厚度,犧牲美感。一般在功能和外觀上,大家都會偏向后者。更何況就現在而言,連電池這么重要的東西都為外觀讓路了,那防水功能與外觀讓消費者抉擇,結果不言而喻。
今年的iPhone 7系列雖然加入防濺抗水的特性,但是浸入液體而導致的損壞不在保修范圍之內。采用橡膠圈、防水膠等方式密封,這種方案下的防水性能并非永久,防護性能可能會因日常磨損、維修而下降,這一點在蘋果官方說明中也提到過。
專業拆解機構iFixit對iPhone 7的可修復性評價為7分,認為IP67級別防護標準減少意外損壞的概率,但也使得維修更加困難。拆機之后,幾乎無法還原到初始的防水性能。如今市面上常規方案的手機基本采用Unibody的設計,換個電池也需要拆機,想要讓防水性能永久有效,并不現實。
三、營銷上的劣勢:防水可能并非痛點
這些年,雖然大家對智能手機加入防水性能表示非常期待,然而用戶并不買賬。曾經有機構專門對中國市場用戶做過調查,發現大家雖然期盼手機加入防水功能,然而卻不希望因此而承擔這一部分成本,希望手機生產廠商能免費提供這項功能。
相反大家更愿意承擔手機廠商把產品做的更輕薄、更美觀的成本。而不少國產手機廠商現在都是靠打價格戰來提升銷量,這樣的設計不僅增加成本,還會降低產品良品率,卻并非用戶痛點,使得廠商在營銷上相比其他功能處于宣傳劣勢,最終也沒能在國產手機上流行起來。
四、特殊的市場環境
其實考慮是否加入防水功能應該從市場環境考慮,就像索尼2012年從Xperia Acro S與Xperia Go開始就對旗下的旗艦機型加入防水功能的設計,改變了大家對于防水機就應該厚重難看的刻板印象,將手機做的薄型極致。后來更是讓大家一談到防水手機,第一個就會想到索尼。
其實索尼之所以在防水設計方面做得比較早,還是因為特殊的市場環境。據外媒報道,手機的防水性在日本之所以被看得如此重要,原因非常簡單——日本女性大都喜歡在洗澡的時候玩手機。本土廠商都推出了防水手機來應對市場需求,防水功能基本成了日系手機不可缺少的功能。
而其他手機廠商似乎也明白了這個道理,同一型手機針對日本市場都會推出專門防水的版本。一般情況下LG面向全球市場銷售的智能手機并無防水特性,但在日本市場銷售的機型則需要做出改變。LG G5模塊化手機一開始就沒有登陸日本市場,防水性不足是原因之一。
總結
總而言之,手機防水實現起來并非遙不可及,現有方案也能兼顧外觀的美感。只是現在除了增加設計難度、物料成本,更尷尬的是防水功能對于普通用戶來說并非剛需,畢竟多數消費者不會像日本妹子那樣洗澡也帶著手機,更不會無聊到將手機泡在水中。
因為落水導致手機損壞還可以通過意外險規避,再加上中國市場上大部分手機廠商的利潤十分微薄,只是靠銷量賺吆喝,對于防水設計并無足夠推動力。與蘋果、三星這一類大牌廠商差不多的配置,卻只能賣到其一半,甚至三分之一的價格,所以像防水這樣并不重要的功能則是能省就省。
- 上一條:可穿戴技術爆發還需十年?
- 下一條:無線充電、指紋識別、NFC將成